冬季別讓凍瘡找上你
作者:99健康網 來源:99健康網 2019-10-17 打印內容
凍瘡發(fā)生于嚴寒季節(jié),一般在氣溫5℃以下發(fā)生,至春季氣候轉暖后自愈,但入冬后又易再發(fā)。許多人一旦患凍瘡后,每年一到冬季就復發(fā)。凍瘡以幼兒、小學生最多見。手足、耳廓部位最易發(fā)生。癥見局部皮膚發(fā)涼,出現(xiàn)暗紫紅色或紫藍色斑片,按之柔軟。嚴重時出現(xiàn)水皰,破裂后形成糜爛或潰瘍。遇熱后自覺癢、灼熱感及疼痛。遷延不愈者有硬結。重凍瘡可遺留疤痕,對冷過敏。
凍瘡機理尚不十分清楚,可能與皮膚血管對寒冷過敏有關,也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遺傳因素有關。經常接觸冷水的人易患本病。長時間生活在我國南北方某些沿;蚝涑睗癍h(huán)境中的人易患本病。
潮濕可加速體表散熱,故冬季濕度大的地區(qū),凍瘡發(fā)生率較高。此外,植物神經功能紊亂、肢端血循環(huán)不良、手足多汗、缺乏運動、營養(yǎng)不良、貧血及一些慢性病常為凍瘡的發(fā)病誘因。
預防凍瘡主要是注意保暖、保持干燥、鞋襪不宜過緊,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熱水浸泡。易受凍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,以保護皮膚。未破潰的凍瘡可用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的藥物,如10%樟腦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。民間用辣椒煎水局部燙洗,有一定效果。已成潰瘍時應用5%硼酸軟膏、紅霉毒軟膏或豬油蜂蜜軟膏(豬油30%蜂蜜70%)等涂搽并包扎。同時內服末梢血管擴張劑如煙酸。中醫(yī)治則為溫經、通絡、活血化瘀,方用當歸四逆湯或陽和湯加減。
凍瘡治愈的關鍵是擺脫濕冷環(huán)境和溫冷作業(yè),保持凍瘡局部溫暖和干燥,否則易復發(fā)。
較好的治療方法有:
(1)堅持用40℃水溫浸患處。
(2)硫酸新霉素霜劑或呋喃西林霜劑外用,有效率達85~95%。
預防凍瘡復發(fā)的主要措施有:
(1)作好居室防寒、保暖和防潮濕,室內溫度最好能保持15℃以上,相對濕度50%左右。
(2)保持鞋襪、鞋墊、手套干燥。汗腳者不宜穿膠鞋,并用止腳汗粉。
凍瘡的注意事項及防治方法:
對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,應經常鍛煉身體,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。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,盡早戴手套,鞋襪要溫暖寬松,以保持手足干燥。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、蛋白質和維生素,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熱量。另外,我國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,對凍瘡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創(chuàng)立了許多治療凍瘡的良方,現(xiàn)介紹驗方如下:
(1)用蜂蜜或植物油調攔燒焦的柿子皮外敷。
(2)茄根、大蔥、辣椒煎液熏洗患處。
(3)桂枝50克、紫蘇50克煎水浸泡。
(4)新鮮桔皮3~4個,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,煎煮30分鐘,連渣取出,浸泡并用藥渣蓋過患外。
上篇:
下篇: